肌营养不良在中医学中属“痿证”范畴,多因脾胃虚弱、肝肾不足或气血亏虚,导致肌肉失养、筋脉无力。中医通过整体调理,帮助部分患者改善症状,延缓病情发展。
一位14岁男性患者,确诊肌营养不良3年,表现为双下肢无力,行走易跌倒,上下楼梯困难,伴有轻度肌肉萎缩。中医辨证为“脾肾两虚,气血不足”,采用以下方法调理:
内服方药:以黄芪、党参补益脾气,熟地黄、山茱萸滋养肝肾,牛膝、杜仲强筋壮骨,并加入鸡血藤、当归活血通络。
经过2个月调理,患者下肢力量有所增强,行走稳定性提高,疲劳感减轻;4个月后,可独立完成短距离行走,肌肉萎缩未进一步加重。
中医认为,脾主肌肉,肾主骨生髓,肝主筋。肌营养不良的关键病机在于:
脾胃虚弱:气血生化不足,肌肉失于濡养。
肝肾亏虚:精血不足,筋骨软弱无力。
经络阻滞:气血运行不畅,加重肌肉萎缩。
调理以“补脾益肾、活血通络”为主,改善气血循环,增强肌肉功能。
中医治疗肌营养不良注重整体调理,旨在改善体质、延缓病情进展。中医调理,可帮助部分患者增强肌力、提高生活质量。患者及家属需保持信心,积极配合调理,同时注意日常养护。
发布于:北京市郑州配资服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